关于我们 公司动态 工程案例 产品中心 服务支持 联系我们

浅析装配式建筑的最.佳搭档-轻质墙板项目

2020-12-28

一、轻质墙板项目背景

随着节能环保政策的推行,新型墙体材料的研发与生产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道路。墙体材料革新是保护耕地、节约能源、改善环境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。同时对促进墙体材料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,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改善建筑功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
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》(国办发[2016]71号)提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、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。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,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%。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》(国办发〔2017〕19号)提出大力推广智能和装配式建筑。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,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%。

《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》中指出,到2020年,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%以上,直辖市、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30%以上,保障性安居工程采取装配式建造的比例达到40%以上。

轻质墙板项目建筑垃垃圾利用

二、轻质墙板产品概述

轻质墙板是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的简称,是指采用轻质材料或轻型构造制作,两侧面设有榫头榫槽及接缝槽,面密度不大于标准规定值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非承重内隔墙的预制条板,作为装配式建筑材料的一种,参考标准:JG/T169-2016《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通用技术要求》。根据用途可分为隔墙板、外墙板、屋面板和楼板,每种板材的配筋均根据设计荷载,材料厚度、长度等确定。轻质墙板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内围护墙材,具有绿色环保、增加使用面积,减轻墙体自重,改善使用功能,降低建筑综合造价,提高建筑施工效率等特点。在日本、新加坡、澳大利亚、欧美等国家得到普遍应用。在国内,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,轻质墙板的使用率已上升至36%,配合PC预制构件,从经济上、实用上已然成了装配式建筑的最/佳组合。大部分国.家级、省级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都配套了轻质墙板生产线

轻质墙板产品及墙板安装

三、轻质墙板的优势及性能指标

1)降低荷载,减少基础结构造价

轻质墙板质量轻、其容重为400㎏/m3~600㎏/m3仅为普通砖墙容重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二。

2)体薄,增大使用面积

板墙墙面平滑,整体性好,加上无须批荡,可增加室内使用面积。

3)轻质、高强的特性

轻质墙板容重是传统砖墙砌体容重的一半。抗压强度≥5MPa。可根据客户需求,加入防腐的长短纤维为骨架,浆料硬化后与纤维凝为一体,大大增强了水泥的抗折、抗冲性能,生产出抗压强度5 ~ 8MPa,容重400㎏/m3 ~600 ㎏/m3的墙板。

3)隔音、环保性能

根据墙体厚度和表面处理方式不同,墙体可隔音40-60分贝。同时它也是一种良好的吸音材料

4)施工便捷、可重复使用

轻质墙板是装配式施工,所有管线、灯喉都可在场内预埋,运输简洁,安装方便。施工效率是一般砌体的数倍。

安装一块墙板1.6㎡=砌筑111块标准黏土砖 + 3.2㎡(双面)批荡,2名工人每天平均安装25块墙板(40㎡),即等于砌筑2770块砖加80㎡批荡(抹灰)。

传统隔墙优缺点

5)单点吊挂力≥1000N

轻质墙板的任何一点都可用锚固螺丝安装橱柜,亦可钉挂,及外挂大理石、空调机等,单点吊挂力达到98Kg以上。

6)轻质墙板为装配式施工,板与板榫接成整体,经测试抗冲击性能是一般砌体的1.5倍;墙体强度高,可做层高、跨度大的间隔墙体;整体抗震性能高于普通砌筑墙体数十倍,能满足抗震烈度8级以上建筑要求,即使是在大跨度、斜体墙体等特殊要求部位中应用,同样有很好的表现。

7)防止墙体开裂问题?

轻质墙板,完善的工艺配方和适合水泥制品生产、养护的工艺,确保了水泥基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和与建筑材料介质的相容性,墙板自身不会开裂,并且与房屋主结构的水泥基材质保持一致。

轻质墙板优势

四、轻质墙板市场前景广阔

十三五期间,国家积极推进绿色建材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。编制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产品目录。推广绿色多功能复合材料,发展环保型木质复合、金属复合、优质化学建材及新型建筑陶瓷等绿色建材。到2020年,绿色建材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比例达到50%以上。

到2020年,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%以上,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%以上,积极推进地区达到15%以上,鼓励推进地区达到10%以上。鼓励各地制定更高的发展目标。建立健全装配式建筑政策体系、规划体系、标准体系、技术体系、产品体系和监管体系,形成一批装配式建筑设计、施工、部品部件规模化生产企业和工程总承包企业,形成装配式建筑专业化队伍,全面提升装配式建筑质量、效益和品质,实现装配式建筑全面发展。

轻质墙板项目政策扶持

到2020年,培育5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,2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,5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,建设3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基地,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。


分享到